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读一读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金字塔原理》:在“信息洪流”里,搭建“逻辑的金字塔”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5
《金字塔原理》:在“信息洪流”里,搭建“逻辑的金字塔” 一、书籍基本信息:逻辑思维的“底层操作系统”,全球职场人的“沟通必修课” 《金字塔原理》是全球知名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Barbara Minto)的经典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3年新版,定价89元),1973年初版后横扫全球,被《财...

《金银岛》:在浪尖上种勇气的人,终会找到比黄金更珍贵的宝藏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金银岛》:在浪尖上种勇气的人,终会找到比黄金更珍贵的宝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男孩变勇敢,让大人变孩子”的海盗童话 《金银岛》是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于1883年出版的冒险小说巅峰之作,被称为“儿童文学的冒险圣经”,却让所有年龄段的读者为之疯狂。它的诞生与19世纪“海盗文化...

《金银岛》:在蓝色波涛里,打捞“人性”的原始宝藏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9
《金银岛》:在蓝色波涛里,打捞“人性”的原始宝藏 一、基本信息:冒险文学的“童年灯塔” 《金银岛》(Treasure Island)是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Louis Stevenson)1883年的“冒险小说开山作”,与《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并称为“世界三大...

《金银岛》:在“海盗的刀光”里,读懂“人性最原始的欲望与救赎”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金银岛》:在“海盗的刀光”里,读懂“人性最原始的欲望与救赎” 一、书籍基本信息:冒险文学的“天花板”,全球读者的“心跳指南” 《金银岛》是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于1883年创作的经典冒险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纪念版,王宏译),被《纽约时报》评为“人类最伟大的100部冒险小...

《金翼》:在“祠堂的香火”里,读懂“中国社会的基因图谱”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6
《金翼》:在“祠堂的香火”里,读懂“中国社会的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中国社会学的“活化石”,传统乡村的“全息影像” 《金翼》是中国社会学泰斗林耀华1944年推出的经典著作,被费孝通誉为“中国社会研究的里程碑”,入选“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高校社会学专业必读书目”。本书以福建闽江流域的“...

《金锁记》:张爱玲笔下的欲望牢笼与人性深渊,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拷问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6
《金锁记》:张爱玲笔下的欲望牢笼与人性深渊,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拷问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金锁”封印人性的民国文学经典 《金锁记》是张爱玲1943年发表于《杂志》的中篇小说,后收录于《传奇》小说集。这部被夏志清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以姜公馆二奶奶曹七巧的一生为轴,用“金锁”...

《金锁记》:一把黄金铸就的“人性解剖刀”,剖开三百年的欲望与伤痕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4
《金锁记》:一把黄金铸就的“人性解剖刀”,剖开三百年的欲望与伤痕 一、书籍基本信息:张爱玲的“苍凉寓言”,用三十载光阴写尽欲望的重量 《金锁记》是张爱玲1943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收录于《传奇》初版本。故事以20世纪20-4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围绕麻油铺女儿曹七巧从嫁入姜家到疯癫致死的一生展开。...

《金氏地学粹篇》:一部解锁地学奥秘的清代奇书,为何让现代人惊叹“原来如此”?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金氏地学粹篇》:一部解锁地学奥秘的清代奇书,为何让现代人惊叹“原来如此”?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秘传手稿到地学研究的“百科全书” 《金氏地学粹篇》是清代地理学家金氏(佚名)耗时二十载编纂的地学典籍,2015年由台湾武陵出版社首次公开清代手抄本,配以“二十四山方位图”“水口闭合示意图”等36...

《金史》:一部还原女真崛起与王朝兴衰的“北方史诗”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7
《金史》:一部还原女真崛起与王朝兴衰的“北方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 《金史》是“二十四史”中专门记载金朝历史的纪传体正史,由元代丞相脱脱领衔编撰,编撰团队还包含汉族、女真族等多民族学者,前后耗时两年完成。全书共135卷,分为19本纪、39志、73列传、4表,记载了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公元...

《金色笔记》:当女性经验被拆解成光,我们终于看清了自己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8
《金色笔记》:当女性经验被拆解成光,我们终于看清了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笔记写就的女性成长史诗” 《金色笔记》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于196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纽约时报》称为“女性主义文学的里程碑”,法国作家波伏娃盛赞“它比任何理论都更懂女性”。故事以35岁的女性作家安娜·沃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