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籍 第549页
《现代吴语的研究》:在“侬阿拉”的软糯里,读懂“吴地的语言活化石” | 爱阅读
《现代吴语的研究》:在“侬阿拉”的软糯里,读懂“吴地的语言活化石” 一、书籍基本信息:吴语研究的“现代地图”,学界与大众的“方言时光机” 《现代吴语的研究》是语言学泰斗钱乃荣先生的经典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修订版),被《中国语文》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方言研究著作”,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本书以“现代吴语”为核心,系统梳理了上海话、苏州话、宁波话、绍兴话等12种吴语方言的分布、语音、词汇、语法及演变规律,结合田野调查数据、历史文献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用“共时描写+历时比较+社会功能分析”的三重方法,拆解了“吴语为何能‘存活至今’?”“吴语中的...
《现代美国的起源》:撕开“进步”的伪装,看见权力与资本的共谋 | 爱阅读
《现代美国的起源》:撕开“进步”的伪装,看见权力与资本的共谋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未完成”的惊世之作 《现代美国的起源》是美国“自由意志论”经济学家默里·罗斯巴德的遗作,由学者帕特里克·纽曼耗时十余年整理汇编,2023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推出中译本。全书聚焦1880-1920年代的美国“进步时代”,以奥地利学派方法论重构历史叙事,揭示这段被主流学界美化为“民主改革”的时期,实则是大企业、大政府与大工会结盟,将美国推向“福利-战争国家”的转折点。 二、核心价值:打破“进步主义”的神话,看清现代美国的基因缺陷 这本书像一把手术刀,精准解剖了美国现代政治经济体系的“原罪”: 颠覆认...
《现代经济学导论》:撕开“教科书滤镜”的经济学启蒙课,如何教会我重新“看”世界? | 爱阅读
《现代经济学导论》:撕开“教科书滤镜”的经济学启蒙课,如何教会我重新“看”世界? 拿到这本封面印着“琼·罗宾逊与约翰·伊特韦尔”的《现代经济学导论》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经济学家称‘市场万能’”的新闻皱眉。作为被主流经济学教材“喂养”长大的读者,我早习惯了“供给需求曲线”“帕累托最优”这类术语的“标准答案”,却从未想过:这些被奉为圭臬的理论,可能藏着巨大的逻辑漏洞? 翻开书页的瞬间,我就被一种“戳破幻觉”的快感击中——琼·罗宾逊(“经济学界的女侠”)与约翰·伊特韦尔(新剑桥学派旗手)用近乎“挑衅”的语气写道:“传统经济学像一座精心装修的样板间,漂亮却脱离真实生活。真正的经济学,应该蹲在泥...
《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用科学视角拆解“看山不是山”的峦头奥秘 | 爱阅读
《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用科学视角拆解“看山不是山”的峦头奥秘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出身”,大概是“传统峦头学的现代转译实验”。作者陈怀安是地理学博士,同时也是古建修复领域的高级工程师,耗时八年遍访西南、东南典型风水地貌,结合卫星遥感数据与传统口传心授,最终写成这本27万字的“峦头百科”。书不厚但信息密度极高:前半部分用200余张实地拍摄的山体、水系、建筑照片,配合等高线图、气流模拟动画截图,拆解“龙、穴、砂、水、向”五大核心要素;后半部分聚焦现代场景,从小区选址到家居摆件,甚至细化到“阳台种什么植物能引气入宅”。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所有案例都标注了经纬度与实测时间,...
《显微镜下的大明》:在税单与状纸的褶皱里,触摸大明的“毛细血管” | 爱阅读
《显微镜下的大明》:在税单与状纸的褶皱里,触摸大明的“毛细血管”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历史侦探”的“明代微观志” 《显微镜下的大明》是历史作家马伯庸的历史非虚构著作,2019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以“明代小人物”为核心视角,选取12个真实历史案件(如“徽州丝绢案”“苏州织工案”“武昌兵变案”等),通过挖掘《明实录》《大明会典》等正史档案、地方志、民间状纸等一手史料,还原了从税赋征收到工匠抗争、从官场倾轧到民生疾苦的“明代日常”。书中没有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只有“税单上的墨迹”“状纸的泪痕”“市井中的叹息”,被读者称为“大明的‘细胞切片’”。 马伯庸写作此书的动机源于一个历史观察...
《先验唯心论体系》:当“自我”与“世界”在精神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绝对同一”的诗意 | 爱阅读
《先验唯心论体系》:当“自我”与“世界”在精神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绝对同一”的诗意 一、书籍基本信息:德国古典哲学的“精神棱镜”,用400页写透“自我与世界的原初联结” 《先验唯心论体系》(System des transzendentalen Idealismus)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谢林的经典著作,1800年首次出版(时年25岁),全书约400页,是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过渡的关键文本。谢林以“先验唯心论”为核心,构建了一个从“自我意识”出发,推导“自然必然性”“艺术直观”直至“绝对同一”的哲学体系,试图回答“世界为何存在”“自我如何认识世界”“自由与必然如何统一”等终极问题...
《先秦诸子系年》:给诸子百家拍一张“时空证件照”的学术摄影集 | 爱阅读
《先秦诸子系年》:给诸子百家拍一张“时空证件照”的学术摄影集 初闻《先秦诸子系年》,是在大学图书馆的旧书架上。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半张借书卡,签满了不同年代的读者姓名——这让我对这本被反复翻阅的“老书”多了几分好奇。后来捧在手里细读,才惊觉它远非“老书”那么简单:这是一部用考据手术刀解剖先秦思想谱系的“学术解剖学”,更是一张为诸子百家定制的“时空身份证”。 一、基本信息:一部改写先秦思想史研究的“坐标手册” 《先秦诸子系年》由历史学家钱穆先生于1935年完成,初版名为《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后经修订成为经典。全书共分四卷,上起孔子生卒年考,下迄战国诸子生平行谊考辨,旁及诸子与春秋战国史实的互证...
《先秦政治思想史》:读罢“百家争鸣”,方懂中国思想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先秦政治思想史》:读罢“百家争鸣”,方懂中国思想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码中国思想源头”的“考古地图” 若要给《先秦政治思想史》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政治智慧的‘胚胎图谱’”。这部由历史学家吕思勉(1884-1957)先生撰写(1930年初版,1952年修订)的经典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梳理先秦(夏商周至战国)政治思想的学术专著。 吕思勉先生是“通贯古今”的史学大家,既精通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又能将地下出土文献(如殷墟甲骨、睡虎地秦简)与传世典籍(《论语》《孟子》《韩非子》)互证。书中以“思想流派”为脉络(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等),以“社会背景”为...
《先秦文学中国文学史讲义》:在“先秦的时光地图”里,读懂“中国文学的原初心跳” | 爱阅读
《先秦文学中国文学史讲义》:在“先秦的时光地图”里,读懂“中国文学的原初心跳” 一、书籍基本信息:先秦文学的“学术导游手册”,学界与大众的“文化时光机” 《先秦文学中国文学史讲义》是古代文学研究专家袁行霈先生主编的高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修订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古代文学讲义”,入选“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本书以“先秦文学”为时间轴(约前16世纪—前221年),系统梳理了从原始神话、甲骨卜辞到诸子散文、楚辞汉赋的文学脉络,结合《诗经》《楚辞》《左传》《论语》《庄子》等50+核心文本,用“文体演变的逻辑”“思想文化的互...
《先发影响力》:在“对话棋盘”上,抢先落下那枚“关键棋子” | 爱阅读
《先发影响力》:在“对话棋盘”上,抢先落下那枚“关键棋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影响力大师”的“沟通进阶课” 《先发影响力》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201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作为“影响力系列”的第四部,它延续了西奥迪尼“用实验揭示人性”的研究风格,聚焦“沟通初期如何建立心理优势”这一核心命题。书中没有空洞的“话术技巧”,反而用近300页篇幅,通过100+个真实实验、30+个生活场景,拆解了“先发影响力”的底层逻辑——从“如何用一句话引导对话方向”到“如何用非语言信号抢占心理高地”,从“锚定效应的隐性操控”到“互惠原则的巧妙应用”,西奥迪尼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