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荐书 第540页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当“文明”成为新战场,我终于看清了世界的“底色”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2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当“文明”成为新战场,我终于看清了世界的“底色” 一、书籍基本信息:亨廷顿的“文明望远镜”,冷战后世界的“秩序解码书”......

《文化与人生》:贺麟用“中西哲学熔炉”炼出文化自信的现代密码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4
《文化与人生》:贺麟用“中西哲学熔炉”炼出文化自信的现代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抗战时期的“文化觉醒宣言” 1947年,当中国知识界在“全盘西化”与“文化保守”之间摇摆时,贺麟以一部《文化与人生》劈开了文化讨论的“认知迷雾”。这位新儒家代表人物用“中西哲学对话”的框架,将文化从“经学附庸”升华...

《文化人类学》:在“他者的镜子”里,读懂“人类的共通与独特”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1
《文化人类学》:在“他者的镜子”里,读懂“人类的共通与独特”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文化的“认知地图”,理解人性的“多面棱镜” 《文化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此处以虚构的“综合版”为例,融合格尔茨、马林诺夫斯基等学者的核心思想),被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列为“文化研究入门必读...

《文化苦旅》:在废墟与墨香间,触摸中华文明的痛与美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2
《文化苦旅》:在废墟与墨香间,触摸中华文明的痛与美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余秋雨1992年出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以“行走+思考”的模式记录他对敦煌莫高窟、天一阁、都江堰等文化遗址的探访。作品获“中国图书奖”,入选“20世纪中文图书百强”,更因“文化大散文”开创性成为中学语...

《文化苦旅》: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谈”,让我读懂了“脚下的土地”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3
《文化苦旅》: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谈”,让我读懂了“脚下的土地”   去年深秋在图书馆翻到这本书时,封面是幅褪色的水墨画:青灰色的山影里,一个穿长衫的身影正弯腰拾级而上。我随手翻开《道士塔》,第一行字就扎进心里:"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荡荡的河滩,再往远处是大片大片的高粱地。"...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给“文理之争”一场温柔的调解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3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给“文理之争”一场温柔的调解 第一次翻开李约瑟的《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是在研究生阶段的跨学科研讨课上。当时正为“用数学模型分析唐诗意象”还是“用文献考据还原宋代科技”纠结到失眠,这本书却像一杯温茶,轻轻叩开了我认知的门——原来“科学”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单选题,文化科学...

《文化的重要地位》:解码文明基因与现代社会的精神锚点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3
《文化的重要地位》:解码文明基因与现代社会的精神锚点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文化“现形”的人类学启示录 《文化的重要地位》是当代文化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于2010年出版的跨文化研究著作,全书共12章,以“文化作为人类生存策略”为核心,系统解析“文化如何通过符号、仪式与实践构建个体与群体的身...

《文化的解释》:在格尔茨的深描镜里解码文化意义的基因图谱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0
《文化的解释》:在格尔茨的深描镜里解码文化意义的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人类学的"认知革命" 《文化的解释》是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于1973年出版的解释人类学奠基之作,被学界称为"文化研究的元理论"。译林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人文与社会译丛"典藏本,附有格尔茨田野调查手记与当代文...

《文化的阐释》:一部解锁“人类如何编织意义之网”的思想地图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0
《文化的阐释》:一部解锁“人类如何编织意义之网”的思想地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 《文化的阐释》是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经典论文集,1973年首次出版,收录了他20世纪50至70年代的8篇核心研究,涵盖印尼巴厘岛的斗鸡仪式、摩洛哥的集市贸易、爪哇的农业制度等多元文化场景。它不是传统人类学的...

《文城》:一场穿越时空的灵魂寻根之旅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4
《文城》:一场穿越时空的灵魂寻根之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 《文城》是余华继《第七天》之后时隔八年的长篇力作,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2022年荣获第十届“春风悦读榜”白金图书奖。小说以清末民初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林祥福南下溪镇寻找“文城”与亲人的一生,交织着乱世中普通人的爱恨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