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第105页
《西印度毁灭述略》:在加勒比的废墟里,触摸殖民主义的“原罪” | 爱阅读
《西印度毁灭述略》:在加勒比的废墟里,触摸殖民主义的“原罪”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档案封存的“殖民血泪史” 《西印度毁灭述略》(The Destruction of the West Indies)是英国历史学家赫伯特·莫里斯·巴克斯特(H.M. Baxter)于19世纪末撰写的史学专著(中译...
《西线无战事》:在弹壳堆里触摸生命的温度 | 爱阅读
《西线无战事》:在弹壳堆里触摸生命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沾满泥土的文学圣经 《西线无战事》是德国作家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创作于1929年的反战小说,被视为"一战启示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张战地照片将战壕里的泥浆、防毒面具的橡胶味永久封存。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西夏史稿》:在“沙漠中的密码”里,读懂“被遗忘的文明史诗” | 爱阅读
《西夏史稿》:在“沙漠中的密码”里,读懂“被遗忘的文明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西夏史的“考古拼图”,学界与大众的“文化解码器” 《西夏史稿》是西夏史专家李范文2023年推出的修订版专著,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被《中国文物报》评为“年度最具学术深度的少数民族史著作”,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解码原始文明的生存密码,在浪涛与仪式间触摸人类本质 | 爱阅读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解码原始文明的生存密码,在浪涛与仪式间触摸人类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人类学显微镜重构文明认知的田野调查经典......
《西书东藏:中国文化名家的外文藏书》:在旧书褶皱里打捞近代中国的精神密码 | 爱阅读
《西书东藏:中国文化名家的外文藏书》:在旧书褶皱里打捞近代中国的精神密码 一、核心价值:用藏书史重构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 当刘铮在书中写下"读一手书读内容,淘二手书淘痕迹"时,这位藏书家撕开了传统文献研究的裂缝——这部聚焦1912-1949年间37位文化名家外文藏书的著作,首次将旧书中的批注、钤...
《西行漫记》:在黄土高原的风里,触摸“真实”的温度 | 爱阅读
《西行漫记》:在黄土高原的风里,触摸“真实”的温度 一、基本信息:跨越封锁的“红色纪实经典” 《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36年的“世纪纪实之作”,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第一部向世界真实报道中国共产党和陕北苏区的英文...
《西行漫记》:我用半个月,读懂了“黄土地上的一束光” | 爱阅读
《西行漫记》:我用半个月,读懂了“黄土地上的一束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脚步丈量真相”的“红色纪实经典” 若要快速定位《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纪念版),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美国记者斯诺的“长征亲历记”、1936年陕北实地采访实录、首次向世界披...
《西风颂》:一首吹散旧世界、唤醒新希望的革命狂想曲 | 爱阅读
《西风颂》:一首吹散旧世界、唤醒新希望的革命狂想曲 一、当1819年的佛罗伦萨狂风照进2025年的我们 翻开这首写于意大利阿诺河畔的诗篇,就像打开了一台穿越时空的鼓风机——1819年秋,雪莱在流亡中目睹西风横扫枯叶,听见革命风暴的先声;2025年,我们在地铁通勤的间隙重读,竟发现那些被资本异化...
《西方哲学史》:在思想长河中打捞人类的终极答案 | 爱阅读
《西方哲学史》:在思想长河中打捞人类的终极答案 一、书籍基本信息:哲学界的"清明上河图" 罗素用三卷本、80万字的篇幅,为西方哲学搭建了一座"思想博物馆"。全书按时间轴展开,从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到20世纪的存在主义,每个章节都像博物馆展厅——前脚还在毕达哥拉斯的数学迷宫里打转,后脚就撞见维特根...
《西方哲学史》:在思想星空中绘制人类的智慧轨迹 | 爱阅读
《西方哲学史》:在思想星空中绘制人类的智慧轨迹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问题”而非“答案”串联的哲学史诗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45年出版的扛鼎之作,以“问题史”为脉络,从古希腊泰勒斯预言“水是万物之源”到20世纪初的逻辑原子主义,用70万字的篇幅构建起西方哲学的“问题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