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红色丰碑映乌蒙——宣威革命烈士陵园的文脉与新生 │ 游曲靖

15小时前游一游1

​​红色丰碑映乌蒙——宣威革命烈士陵园的文脉与新生​​

​​

历史长河中的红色坐标:从烽火岁月到时代丰碑​​

​​烽火淬炼的革命火种​​20世纪20年代,宣威青年远赴外地求索真理,将马克思主义带回滇东北。1936年红军长征两次途经宣威,虎头山战役中300余名红军将士血染沙场,播撒下革命的火种。当地青年踊跃参军,仅1936年就有300余人加入长征队伍。40年代,宣威成为滇东北反蒋斗争核心。1948年成立的六六分队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永支队以宣威为据点开展游击战,1949年编入边纵第六支队,书写了边纵战史的辉煌篇章。

​​将星闪耀的英雄群像​​陵园安葬着开国少将刘彬、彝族将领卢汉亲属等217位英烈。刘彬将军墓前的半身铜像与《滇南烽火》浮雕,生动再现其指挥台儿庄战役、滇南解放的传奇人生。每年清明,卢汉后人及各界群众自发祭扫,传承将门忠烈精神。蒋永尊烈士墓旁,天然水池倒映碑影,诉说其开辟滇东北根据地时奔波牺牲的故事。陈列馆内,40余件红军文物(如草鞋、马鞍)与70余幅历史照片,勾勒出无名战士的群像。

​​时空对话的修缮焕新​​2021年陵园修缮中,苏式纪念碑保留原有风貌,新增彝族虎图腾纹饰与火腿文化符号。新建乌蒙铁血数字展厅,通过VR技术复原1949年宣威阻击战37处战场场景,让历史触手可及 36级青石台阶两侧松柏苍翠,象征革命精神永续;红军饮水之泉景观还原1936年红军取水场景,百年棠梨树与纪念碑遥相呼应,构成青山埋忠骨的生态画卷。

​​山水与精神的交响:自然与人文的诗意共生​​

​​乌蒙山水的红色注脚​​陵园坐落于东山山腰,与国家级风景区东山公园隔谷相望。石壁如削、林泉喷涌间,36级台阶连接现世与历史,登顶可俯瞰宣威坝子数十里田园风光,感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壮阔胸襟。春日油菜花海簇拥白色墓群,夏日浓荫蔽日如先烈护佑,秋日红叶漫山似烈士热血,冬日银装素裹映照丰碑,四时之景皆成革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

​​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表达​​彝族送魂歌改编为纪念仪式乐章,回族望乡廊桥融入马帮文化符号,苗族银饰纹样铺就青铜地砖。火把节祭英烈·送火种活动中,火光映照碑林,演绎民族团结护山河的当代寓言。手工编织的五星红旗、草鞋文创,复刻红军长征饮食的红军菜粥,将宣威火腿制作工艺与红色文化结合,让游客在味觉与触觉中触摸历史。

​​数字时代的创新叙事​​全省首个红色元宇宙体验区,游客佩戴AR眼镜可与虚拟刘彬将军对话,全息影像重现宣威解放街巷战。公众号每日英烈栏目以方言讲述本地烈士故事,累计点击破500万次。陈列馆引入VR设备,游客可亲历虎头山战役;重走长征路”APP联动虎头山遗址与陵园,推出3公里红色徒步赛道,配套红军饭农家乐,实现教育与文旅双赢。

​​血脉相连的精神传承:从碑文到心灵的共振​​

​​红色基因的代际传递​​与宣威一中共建红色研学基地,开发《乌蒙烽火中的青春》校本课程。2023给英烈的一封信活动收到全国来信1.2万封,37封入选英魂回响电子墙,少年们在数字空间与历史对话。驻宣部队官兵定期参与陵园维护,老红军后代捐赠1936年《红星报》成为镇馆之宝。情景剧《虎头山壮歌》巡演全省,军民泪洒现场的场面诠释着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

​​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东山社区依托陵园发展红色旅游+生态农业红军餐体验馆推出苦荞粑粑、南瓜汤,手工缝制的红军装、草鞋成为爆款文创。2024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3万元。陵园周边村落推广红色旅游+民宿模式,农户翻新老宅打造初心客栈,推出忆苦思甜宴。红色旅游带火周边农家乐20余家,带动就业超500人。

​​全球视野下的精神对话​​陵园每年接待外国友人近百批次,美国学者大卫·霍华德在《中国西南红色记忆》一书中专章记述宣威陵园,称其为东方马赛曲的回响红色记忆云展馆上线,3D建模还原陵园全貌,VR导览覆盖全球18个国家,数字藏品电子勋章累计发行超10万份,让红色精神触达云端。

宣威革命烈士陵园,这座镶嵌在乌蒙山麓的红色丰碑,以石为纸、以松为笔,书写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密码。从红军战士草鞋上的泥土芬芳,到数字展厅的全息影像;从彝族同胞火把节的熊熊火焰,到海外学者的学术凝视——它既是历史的容器,亦是未来的种子。当新时代的朝阳再次照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鎏金字,我们听见历史的回声与时代的脉动在此交响:这抹中国红,永不褪色!

“红色丰碑映乌蒙——宣威革命烈士陵园的文脉与新生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空中校车”的持续报道,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二十强。面对流量红利,景区通过三大举措推进提质升级,探索“网红效应...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这里风光旖旎,尼珠河大峡谷、农业学大寨遗址、涧水海草山等自然风光数不胜数,有“水墨普立、户外天堂”的美誉。这里神奇壮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户外露地观光电梯青云电梯、世界第一悬挑玻璃观景台520观景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在中...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 游曲靖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严格意义上说,尼珠河大峡谷仅仅是指可渡河下游木东河大桥至腊龙岔河这一段,长约20千米,距北盘江第一桥1千米许,随着革香河和可渡河交汇成北盘江。就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随着众多高科技人文景观的落地和旅游开发的深入,瞬间变得天下闻名。 尼珠河大峡谷...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这里水墨天成的千仞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佛光普照的千年菩提、星罗棋布的亿万奇石、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成为世人永恒的向往。 这就是尼珠河大峡谷,一个隐藏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尼珠河大峡谷,这颗隐藏在云南深山中的璀璨明珠,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了无数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的地。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还隐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冬季的到来...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其壮观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尼珠河大峡谷入冬5日游美食攻略,让您在探寻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