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青山忠骨映丹心——会泽龙潭烈士陵园的红色记忆与自然诗篇 │ 游曲靖

19小时前游一游1

青山忠骨映丹心——会泽龙潭烈士陵园的红色记忆与自然诗篇

 

历史沿革与革命印记

滇东革命的星火之源。会泽龙潭烈士陵园始建于1962年,最初是为纪念蒋开榜、刘文明两位早期中共地下党员而建。1927年,蒋开榜在会泽建立中共东川支部,秘密发展革命力量,组织云南救贫义勇军,策划武装暴动。他以教书为掩护,在天后宫等地开展活动,培养了2000余名革命志士。1933年,因叛徒出卖,蒋开榜、刘文明被捕,次年英勇就义。他们的牺牲激发了会泽人民的革命斗志,为滇东地区的解放事业埋下火种。

长征路上的红色传奇。1935年,红九军团长征途经会泽,在水城召开扩红动员大会,千余名会泽青年踊跃参军,成为长征史上扩红最多县的佳话。红军在会泽休整期间,不仅筹集了10万银元,还留下了红军坟等革命遗迹。如今,陵园内安葬着7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们的墓冢排列整齐,松柏环绕,见证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解放斗争中的英雄群像。解放战争时期,会泽成为滇东北革命的重要据点。1948年,金绍清、祖万忠领导的火红桥边和马路尖山反蒋起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统治。1950年,在勺冲角剿匪、布卡追歼等战斗中,无数先烈为巩固新生政权献出生命。陵园内的革命烈士墙碑刻有322位烈士英名,其中既有战场上牺牲的战士,也有刑场就义的地下党员,他们的事迹被载入《会泽县志》,成为永恒的精神丰碑。

自然景观与生态融合

山水环抱的生态陵园。陵园位于会泽县城西郊的龙潭饮虹山,地势雄伟,众山如奔马,势如挟云走。站在陵园高处,可俯瞰会泽坝子的田园风光。山间溪流潺潺,四季植被葱郁,松涛与鸟鸣交织,为庄严肃穆的陵园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生机。2025年清明期间,陵园周边油菜花盛开,与烈士墓的青灰色墓碑形成鲜明对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缅怀。

四季更迭的诗意画卷。陵园内种植着雪松、翠柏、梧桐等乔木,以及紫薇、月季等灌木,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景观。春季,樱花、杜鹃竞相绽放;夏季,绿树成荫,蝉鸣阵阵;秋季,银杏叶染成金黄,铺满石板小径;冬季,青松傲雪,更显肃穆。2025年修缮工程中,陵园新增了地被植物和景观小品,使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战役遗址的历史见证。陵园附近的鹰形山是1945年湘西会战龙潭战役的核心战场。当年,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此展开拉锯战,山头被炮火削低两尺,弹片至今仍可在泥土中寻得。如今,战壕、掩体等遗迹保存完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站在鹰形山顶,仿佛能听见当年冲锋的号角,感受到先烈们保家卫国的热血与决心。

人文风情与红色传承

会泽铜商文化的交融。会泽因铜而兴,明清时期曾是万里京运第一城,留下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等精美建筑。陵园的设计巧妙融合了铜商文化元素,如烈士墙碑的基座采用当地石材,雕刻着象征铜都的纹饰;纪念塔的造型借鉴了古代铜钟的轮廓,寓意警钟长鸣。这种文化交融使陵园不仅是红色教育基地,也是会泽多元文化的缩影。

教育基地的时代使命。作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年均接待参观群众逾5万人次。20254月,会泽县多所中小学组织师生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通过敬献花篮、聆听英雄事迹、重温入团誓词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此外,陵园还与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红色主题艺术创作,将烈士事迹融入舞蹈、绘画等作品中,赋予红色文化新的表现形式。

清明祭英烈的传统延续。每年清明,会泽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都会齐聚陵园,举行庄重的祭扫仪式。2025年清明期间,活动首次引入线上祭扫平台,全球会泽籍人士通过云端敬献鲜花、留言追思,参与人数突破10万人次。这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让红色基因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建筑特色与历史文化

庄严肃穆的纪念建筑。陵园由牌坊式大门、烈士墓群、革命烈士墙碑、纪念塔等组成,整体布局依山就势,层次分明。牌坊式大门建于2004年,额枋上会泽县龙潭烈士陵园九个大字遒劲有力。烈士墙碑高8米,中央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两侧镶嵌着322位烈士的名录,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蒋开榜、刘文明的墓冢采用传统中式墓葬形制,而纪念塔的设计则融入了西式建筑元素。纪念塔高15米,塔身呈方柱体,顶端置红色五角星,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题有继承遗志振兴中华,既庄重又富有现代感。这种融合体现了会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开放与包容。

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近年来,陵园启动多次修缮工程,2025年的项目重点修复了部分墓碑的风化问题,并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如监控、照明和环境监测设备,提升了保护水平和参观体验。同时,陵园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数字陵园项目,通过VR技术还原革命场景,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历史。

发展情况与未来展望

红色旅游的新亮点。会泽县正以龙潭烈士陵园为核心,打造红色+生态+文化旅游线路。游客可先参观陵园,了解革命历史;再前往大海草山、雨碌大地缝等自然景区,感受会泽的山水之美;最后走进古城,探索铜商文化和会馆建筑。2025五一假期,该线路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0%,成为云南红色旅游的新热点。

2025年修缮与升级。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陵园于2025年启动全面修缮工程,包括纪念塔加固、绿化景观优化、纪念馆展陈升级等。其中,纪念馆将新增互动体验区,通过多媒体展示烈士生平事迹,并设置电子留言墙,供参观者抒发感想。工程预计202510月竣工,届时陵园将以全新面貌向公众开放。

持续的文化传承。会泽县计划将龙潭烈士陵园纳入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发专题课程,如重走长征路”“红色故事会等,让红色教育常态化。同时,陵园将联合当地非遗传承人,举办斑铜工艺展、洞经音乐演出等活动,将红色文化与地方特色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会泽辨识度的文化IP

龙潭烈士陵园,这座镶嵌在乌蒙山间的红色丰碑,不仅是滇东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完美交融。它以青山为幕,以忠骨为魂,讲述着会泽人民的英雄史诗,激励着后人在新时代征程中砥砺前行。无论是追溯历史、亲近自然,还是感受文化、传承精神,这里都是不容错过的心灵栖息地。

“青山忠骨映丹心——会泽龙潭烈士陵园的红色记忆与自然诗篇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空中校车”的持续报道,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二十强。面对流量红利,景区通过三大举措推进提质升级,探索“网红效应...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 游曲靖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严格意义上说,尼珠河大峡谷仅仅是指可渡河下游木东河大桥至腊龙岔河这一段,长约20千米,距北盘江第一桥1千米许,随着革香河和可渡河交汇成北盘江。就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随着众多高科技人文景观的落地和旅游开发的深入,瞬间变得天下闻名。 尼珠河大峡谷...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尼珠河大峡谷,这颗隐藏在云南深山中的璀璨明珠,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了无数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的地。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还隐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冬季的到来...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其壮观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尼珠河大峡谷入冬5日游美食攻略,让您在探寻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味...

尼珠河的历史 | 游曲靖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威北部的云贵两省的界河,原名“尼尔珠”河,彝语释意,尼为“牛”、尔为“大江”、珠为“有或在之意”,原...

曲靖市宣威市普立乡官寨村: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游曲靖

曲靖市宣威市普立乡官寨村: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游曲靖

曲靖市宣威市普立乡官寨村: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尼珠河大峡谷的悬索玻璃吊桥。 官寨,有乡村振兴的最美样子—— 一座座民居白墙青瓦、错落有致,一间间民宿抹去疲惫、安抚心灵;河水潺潺、绿树茵茵、鸟鸣悠悠,村庄、景区共建;花园餐厅、咖啡吧,在淡淡乡愁中融入文艺气息…… 在曲靖市宣威市普立乡官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