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曲靖韭菜花:舌尖上的百年风味 │ 游曲靖

19小时前游一游1

曲靖韭菜花:舌尖上的百年风味

曲靖的早市总带着股湿润的露水气。我蹲在文昌街的菜摊前,看穿靛蓝围裙的阿婆掀开竹篾筐上的湿毛巾——刹那间,一捧翡翠般的小花撞进眼帘:细如松针的花茎裹着雪瓣,沾着星子似的水珠,凑近闻,是青草混着山野的清冽辛香。阿婆抬头笑:尝尝不?自家晒的韭菜花,比超市卖的鲜得很。

这碟被曲靖人捧在手心的翡翠碎玉,原是滇东大地上最质朴的烟火密码。

一、从田埂到餐桌:藏在韭菜里的千年滋味

曲靖种韭菜的历史,能追溯到《南诏野史》里的只言片语。滇东高原多山少坝,古人依水而居,田埂边总见着一丛丛野韭菜——耐贫瘠、生得旺,春摘嫩叶,秋收花薹,倒成了穷日子里的天然调味罐

真正让韭菜花成为曲靖标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场味觉觉醒。当时的麒麟区农民发现,自家种的细叶韭(曲靖人叫白根韭)抽薹时,花苞未绽的嫩茎最妙:纤维细若游丝,却带着股比叶片更浓烈的鲜辣。晒成干花,腌在瓦罐里,能吃一整年!老人们口耳相传的手艺,就这么从田埂走上了餐桌。如今,曲靖韭菜花的种植区已扩展到陆良、罗平,每年八九月花期,漫山遍野的韭菜田像翻涌的绿浪,连风里都飘着若有若无的辛香。

二、手作里的讲究:瓦罐里的光阴魔法

要做一罐地道的曲靖韭菜花,得赶在花苞将开未开时动手。天刚擦亮,菜农就挎着竹篮钻进菜地,专挑茎秆粗壮、顶花带露的嫩薹——此时的花苞裹着层细密的绒毛,轻轻一掐就断,是嫩得能掐出水的好时候。

回家后,阿婆们会先把花薹摊在竹匾上,让晨露自然晾干表面水分。接着便是最考验耐心的杀青:烧一锅山泉水,水沸后加把盐,花薹入锅焯10秒,立刻捞起过冰水——这一烫一激,锁住了翡翠般的色泽,也逼出了藏在纤维里的清鲜。

真正的灵魂在腌制。陶土罐要提前用开水烫过,擦得锃亮;花薹一层叠一层码进罐里,撒把粗盐,滴两滴本地小锅米酒,再铺层花薹,再撒盐……阿婆说:盐不能多,多了抢了鲜;酒要少,多了串味。最后压块洗得发白的鹅卵石,密封罐口,放在阴凉的老房子里。

等待的日子里,瓦罐会慢慢呼吸。十天半个月后开盖,咸香混着微甜的气息涌出来,翡翠色的花薹裹着细碎的盐霜,用筷子一挑,脆生生地断成两截——这才是腌透了的好滋味。

三、一口入魂:滇东人的味觉乡愁

曲靖人吃韭菜花,讲究原汁原味。最经典的搭配是稀豆粉:米白色的稀豆粉烫得咕嘟冒泡,舀一勺翠绿的韭菜花撒上去,白与绿的碰撞像极了罗平的春天。搅开时,韭菜花的脆嫩裹着稀豆粉的绵密,咸鲜里浮着点豆香,喝到最后,碗底的韭菜花吸饱了汤汁,软而不烂,越嚼越有回甘。

烤饵块摊前,老板会熟练地抹一层甜酱,再夹一撮韭菜花——热乎的饵块裹着脆花,甜辣辛香在嘴里炸开,是上班族赶早班车前的能量弹。老酒鬼们的下酒菜更简单:瓦罐里夹两筷子韭菜花,就着一碟烤花生,酒过三巡,连花薹的纤维都能嚼出回甘。

外地人初尝总说这味儿够冲,可吃上两回就上了瘾。曲靖的朋友笑:我们这儿的韭菜花,晒的是阳光,腌的是光阴,吃的是祖祖辈辈的烟火气。

四、从厨房到远方:一碟小菜的文化密码

如今的曲靖韭菜花,早已不只是家常小菜。当地的非遗工坊把它做成了文创伴手礼,陶罐包装上印着滇东第一香;火锅店里,它成了秘制蘸料的主角,脆爽的花薹能解辣提鲜;就连曲靖的中小学食堂,打饭窗口都会摆上一盆现腌的韭菜花——孩子们捧着饭盒,抢着多舀一勺,这是刻进DNA里的家乡味道

有次在陆良的乡村看到阿婆教孙女腌韭菜花,小女孩踮着脚问:奶奶,为什么要用瓦罐呀?老人摸摸她的头:因为瓦罐会味道,等你长大了,打开它,就能想起今天的太阳。

暮色中的曲靖街头,卖烤饵块的摊子飘起炊烟,瓦罐里的韭菜花在晚风中轻晃。这碟藏在滇东大地上的翡翠,不仅是舌尖的享受,更是无数人关于的温暖注脚——它让我们明白,最珍贵的味道,从来不在山珍海味里,而在田埂的晨露中,在瓦罐的光阴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手相传里。

若你到曲靖,记得清晨去早市转转。买一罐带着露水的韭菜花,配一碗滚烫的稀豆粉,咬下第一口时,你会听见滇东的风里,飘着千年的烟火故事。

“曲靖韭菜花:舌尖上的百年风味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空中校车”的持续报道,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二十强。面对流量红利,景区通过三大举措推进提质升级,探索“网红效应...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这里风光旖旎,尼珠河大峡谷、农业学大寨遗址、涧水海草山等自然风光数不胜数,有“水墨普立、户外天堂”的美誉。这里神奇壮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户外露地观光电梯青云电梯、世界第一悬挑玻璃观景台520观景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在中...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 游曲靖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严格意义上说,尼珠河大峡谷仅仅是指可渡河下游木东河大桥至腊龙岔河这一段,长约20千米,距北盘江第一桥1千米许,随着革香河和可渡河交汇成北盘江。就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随着众多高科技人文景观的落地和旅游开发的深入,瞬间变得天下闻名。 尼珠河大峡谷...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这里水墨天成的千仞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佛光普照的千年菩提、星罗棋布的亿万奇石、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成为世人永恒的向往。 这就是尼珠河大峡谷,一个隐藏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尼珠河大峡谷,这颗隐藏在云南深山中的璀璨明珠,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了无数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的地。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还隐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冬季的到来...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其壮观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尼珠河大峡谷入冬5日游美食攻略,让您在探寻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