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谢显琳:滇东大地上的百年烛火 │ 游曲靖

16小时前游一游1

谢显琳:滇东大地上的百年烛火

 

寒门少年:油灯下的星火

1887年冬,云南富源县雨旺乡的一间茅屋里,油灯微光摇曳。父亲谢洪泰望着襁褓中的儿子,用粗糙的手掌捻灭灯芯,低声道:这娃儿将来怕是要烧尽自家灯火,去点万家烛火的。这句预言般的言语,竟在几十年后应验。这个被取名显琳的婴儿,日后以一生心血点燃了滇东教育的星火,成为曲靖一中的缔造者。

谢显琳的童年浸润在耕读传家的氛围中。祖父是私塾先生,父亲虽务农,却常在田间地头教乡邻子弟识字。年幼的显琳蜷缩在祖父膝头,听《程门立雪》的故事,看父亲在油灯下批注《朱子语类》。窗外的稻田与私塾的朗朗书声,构成了他最初的人生底色。然而,命运并未眷顾这个山乡少年——12岁那年,他背着母亲连夜赶制的粗布长衫和半袋苦荞饼,踏上赴昆求学的路。三百里山路,青石板上的苔藓是他丈量世界的标尺,野庙檐下的露水是他求学路上的洗礼。

新式学堂的觉醒:从“解元”到教育赤子

1903年,曲靖府中学堂的录取名单上,谢显琳三个字赫然在列。这个山乡少年怀揣父亲变卖祖田换来的盘缠,徒步八十里进城。考场之上,他以一篇《劝学论》惊艳考官,成为新式教育的首批受益者。在昆明求学期间,他以全省优级师范学堂博物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被时人誉为解元。然而,当省城递来优渥教职时,他却毅然选择回到曲靖——“教育救国的种子,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

1912年冬,云南省教育司司长周钟岳将创办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重任托付给26岁的谢显琳。彼时的校址——清代迤东道台衙门旧址,荆棘丛生,瓦砾遍地。谢显琳在日记中写道:此地乃育才之所,当以斧斤辟之。他带领师生披荆斩棘,四个月内将荒院改造成书声琅琅的学府。1913年3月22日,当第一声上课钟敲响时,他站在廊下,望着48名新生齐诵校训:勤学业、守校规、习劳苦、甘淡泊……”这一刻,他仿佛看见了滇东大地的未来。

战火与硝烟中的坚守

谢显琳的教育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28年,龙云与胡若愚的部队在曲靖激战,炮弹落在校园东北角。谢显琳逆着人流冲向实验室,用身体护住刚从法国购进的显微镜。当士兵欲征用教室作指挥部时,他手持《日内瓦公约》据理力争:教育场所神圣不可侵犯!他的执拗,让战火中的学堂得以延续。

1942年深秋,日机轰炸后的曲靖满目疮痍。谢显琳将教科书藏进腌菜缸,带着学生在防空洞里讲《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洞壁回声与远处炮声交织,十七岁的周传儒突然起身:先生,我要造飞机打鬼子!后来这位学生果然成为新中国首批航空工程师。谢显琳的课堂,从未因战火中断;他的学生,用知识与热血捍卫了民族的脊梁。

破除礼教的革新者:男女同校的“第一人”

1933年秋,省立曲靖中学迎来首批4名女生。当穿阴丹士林布衫的李慧明走进教室时,后排男生哄笑不止。谢显琳抓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有教无类四个大字,转身厉声道:从今日起,男女同窗共读,违令者逐出校门!这一声断喝,比省教育厅的公文早三年冲破了封建藩篱。他更在校园里种下美育的种子——1937年,他将爨宝子碑移入校园,建起滇东首个碑亭。每当学生临摹碑帖,他总叮嘱:此非写字,乃与千年文明对话。

布衣校长的最后课业

谢显琳一生清贫,却以行动诠释了“甘淡泊”的校训。他常年穿着补丁中山装授课,住房不足10平方米,家中除书籍字画别无长物。1963年退休时,他将毕生积蓄捐给学校图书馆,只留下一句:书比钱更有用。1968年深冬,弥留之际的他拉着孙女的手,留下八字遗言:从简安葬,碑刻无字。家人遵嘱将他葬在寥廓山,连块墓碑都没立。但曲靖百姓记得:每当清明,总有白发苍苍的老校友带着鲜花,在山坡上徘徊良久。

百年传承:烛火不熄的精神丰碑

如今的曲靖一中,百年紫藤攀附着谢显琳手植的滇翠柏。校训石上“勤学业、守校规、习劳苦、甘淡泊”的刻痕依旧清晰,而当年他亲手保护的“爨宝子碑”,静静矗立在博物馆中,见证着一代代学子的成长。谢显琳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一所学校的历史,成为滇东大地的精神坐标。正如他所说:“真正的教育不是造神,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这束光,穿越百年风雨,依然照亮着云岭大地的未来。

谢显琳的一生,是“燃薪计划”的完美诠释——他燃烧自己,点燃了万千烛火。从寒门学子到教育巨擘,从战火中的守护者到文化传承的守夜人,他用一生书写了一个教育者的赤诚与担当。如今,当曲靖一中的书声再次响起,那缕烛火仍在延续,照亮着无数追寻梦想的灵魂。

“谢显琳:滇东大地上的百年烛火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空中校车”的持续报道,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二十强。面对流量红利,景区通过三大举措推进提质升级,探索“网红效应...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这里风光旖旎,尼珠河大峡谷、农业学大寨遗址、涧水海草山等自然风光数不胜数,有“水墨普立、户外天堂”的美誉。这里神奇壮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户外露地观光电梯青云电梯、世界第一悬挑玻璃观景台520观景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在中...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 游曲靖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严格意义上说,尼珠河大峡谷仅仅是指可渡河下游木东河大桥至腊龙岔河这一段,长约20千米,距北盘江第一桥1千米许,随着革香河和可渡河交汇成北盘江。就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随着众多高科技人文景观的落地和旅游开发的深入,瞬间变得天下闻名。 尼珠河大峡谷...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这里水墨天成的千仞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佛光普照的千年菩提、星罗棋布的亿万奇石、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成为世人永恒的向往。 这就是尼珠河大峡谷,一个隐藏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其壮观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尼珠河大峡谷入冬5日游美食攻略,让您在探寻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味...

尼珠河的历史 | 游曲靖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威北部的云贵两省的界河,原名“尼尔珠”河,彝语释意,尼为“牛”、尔为“大江”、珠为“有或在之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