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曲靖:红色沃土上的长征印记 │ 游曲靖

15小时前游一游1

曲靖:红色沃土上的长征印记

曲靖,这座位于云南省东部的城市,宛如一颗镶嵌在云岭大地的璀璨明珠,不仅是云南省最大的革命老区,更是红军长征途中不可磨灭的重要一站。1935年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和红二方面军(即红二、六军团)先后两次途经曲靖,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和深刻的革命印记,铸就了曲靖独特的红色文化。

红军长征过曲靖的历程

19354月,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和扎西会议后,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决定挺进云南,速渡金沙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423日,中央红军共3万余人,以一军团为左翼,中央军委纵队居中,三军团为右翼,五军团殿后,九军团于右后侧牵制敌人,浩浩荡荡地先后进入曲靖地区。

红军在曲靖境内经历了大小数十次战斗,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富源白龙山战斗、沾益白水战斗、曲靖关下村战斗等。

富源白龙山战斗。1935424日,红一军团前卫一师二团与龙云派来防堵红军的李嵩独立团在富源县营上的白龙山遭遇。敌人首先占领白龙山主峰和主峰两翼山梁,用重机枪组成严密的火力网。红军连续组织几次正面冲锋未能取胜,后兵分两路从左右两侧向敌人迂回包抄,迅速攻占主峰两翼山梁,经数小时激战,将敌击溃,歼敌一连多,敌余部黑夜向沾益方向逃窜。这场战斗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灵活多变的战术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沾益白水战斗。1935425日左右,红三军团经海坪、寨子口进驻沾益白水,在寨子口一带遇敌机轰炸。同时,部署在沾益白水一带阻击敌军的红军阵地也两次遭敌机轰炸,20多名红军牺牲,三军团政委杨尚昆等负伤。尽管战斗环境恶劣,但红军战士们依然坚守阵地,体现了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

曲靖关下村战斗。1935427日,中央军委纵队先遣分队在设营队负责人刘金定、作战科参谋吕黎平、侦察队队长张明远的带领下沿滇黔公路向曲靖市麒麟区(曲靖经开区)西城街道西山社区关下村前进时,突然发现昆明方向有汽车开来。红军战士们迅速做好战斗准备,与敌人展开激烈交锋。关下村战斗意义重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评价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战绩比在战场上缴获的武器还重要。

19363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下,再次进入曲靖地区。他们在曲靖境内进行了艰苦转战,与敌人进行了多次激烈战斗,其中宣威虎头山战斗尤为激烈。

宣威虎头山战斗。1936323日拂晓,红二、六军团进抵宣威东北来宾铺、徐屯后,刘正富旅倾巢出城,占领宣威城与来宾铺之间的虎头山,企图阻击红军向宣威推进。虎头山地势险要,是宣威城的重要屏障,敌人占据此地后,构筑了简单的防御工事,准备负隅顽抗。

贺龙亲到前沿观察地形,他仔细观察了敌人的兵力部署和地形特点后,决定以红六师为右翼,红四师为左翼,两面夹击敌人。战斗打响后,红1147团首先展开进攻,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迅速向敌人阵地冲去。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杀敌,将敌人赶下虎头山。其余主力全线发起反击,红十六师一度突入刘正富指挥所,与敌人展开了近身肉搏战。

但此时,孙渡纵队鲁道源、龚顺壁两个旅赶来增援,刘正富旅也乘机反扑,红军由打敌1个旅变成打3个旅。局势瞬间变得对红军极为不利,敌人从四面八方涌来,红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红军收缩防线,与敌人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激战至深夜。

由于敌军越聚越多,贺龙果断下令,令红11团殿后,掩护主力向黔南转移。此战双方投入兵力4万余人,其中红军1.7万余人,敌方共约3万人。战斗给前堵后追之敌以沉重打击,共毙俘敌人近1000人,缴获各种枪400多支(挺)。红军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四百余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这场战斗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强敌、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

红军在曲靖的停留及过境时间总计约30天,行程2000余公里。期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富源营上发布了《关于消灭沾益曲靖白水之敌的指示》的电文,这一电文为红军在曲靖地区的作战行动指明了方向。同时,在曲靖西山三元宫召开了重要会议,作出了抢渡金沙江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次会议是继遵义会议、扎西会议后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保存红军有生力量、实行战略转移具有重大的决定性意义。当时,会议现场气氛严肃而热烈,各位领导同志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经过充分讨论,最终确定了抢渡金沙江的战略方针。这一决策为红军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顺利北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军在曲靖的革命活动

红军在曲靖期间,除了英勇作战外,还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他们每到一处,就通过张贴标语、召开群众大会等方式,向当地百姓宣传革命道理。据统计,红军在曲靖各地张贴标语达数千条,召开群众大会上百场,受众人数达数万人。

红军还积极开展打土豪、分浮财、开仓济贫等活动,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在曲靖的一些乡镇,红军打开土豪劣绅的粮仓,将粮食分给穷苦百姓。一位当地老人回忆说:红军来了,把地主家的粮食分给我们,让我们这些穷人有饭吃,我们打心眼里感激他们。

红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在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村,红军留下了两条珍贵的标语:拥护共产党!反对蒋介石法西斯蒂的教育,学生起来打倒卖国贼蒋介石!。这两条标语历经岁月的洗礼,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曲靖红色文化的重要象征。

据统计,红军长征过曲靖期间,共有1470多名曲靖籍人参加红军北上抗日。他们中有的年仅十几岁,就毅然告别家乡,投身到革命斗争中。这些年轻的战士们,为革命事业献出了青春和生命,为曲靖的革命斗争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其中,有一位名叫李文才的曲靖籍战士,他在参加红军后,跟随部队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在一次战斗中,他为了保护战友,不幸身负重伤,但他依然坚持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他的英勇事迹在曲靖大地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曲靖人。

曲靖的红色资源

曲靖作为云南省最大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现有重要红色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或场所)169处,这些旧址和遗址见证了红军在曲靖的奋斗历程。其中,曲靖西山三元宫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重要会议的地方,这里保存着当年会议的相关资料和实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富源营上红军长征纪念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物和史料,生动地展示了红军在曲靖的革命活动。

国有馆藏革命文物170余件(套),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例如,一件红军战士使用过的枪支,虽然已经陈旧,但它见证了当年战斗的激烈;一本红军宣传的小册子,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辨,让人们能够了解到红军的政治主张和革命理想。

红色档案资料400余份,这些档案资料详细记录了红军在曲靖的活动情况,为研究红军长征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处、文物保护单位63处、纳入云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92处。这些红色资源见证了曲靖革命斗争的辉煌历程,也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曲靖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曲靖市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通过修缮红色旧址、建设红色纪念馆、开展红色旅游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曲靖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修缮红色旧址方面,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三元宫、红军长征过曲靖纪念馆等重要红色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和保护。修缮后的旧址焕然一新,不仅保留了历史原貌,还增加了展示内容和互动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建设红色纪念馆也是曲靖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举措。曲靖市新建了多个红色纪念馆,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场景复原等,生动地再现了红军在曲靖的革命活动。这些纪念馆成为了人们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重要窗口。

开展红色旅游方面,曲靖市推出了一系列红色旅游线路,将红色旧址、纪念馆等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据统计,近年来,曲靖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数量逐年递增,2023年接待游客达50余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超过5000万元。

同时,曲靖还积极将红色文化融入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党性教育中。通过开展红色主题党日活动、举办红色文化讲座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涵养革命精神、斗争精神,为曲靖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许多党员干部在参加红色文化活动后表示,要学习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曲靖这片红色沃土上留下了无数革命志士的足迹和汗水。红军长征过曲靖的历史不仅是一段光辉的革命斗争史,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曲靖将继续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曲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曲靖:红色沃土上的长征印记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空中校车”的持续报道,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二十强。面对流量红利,景区通过三大举措推进提质升级,探索“网红效应...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这里风光旖旎,尼珠河大峡谷、农业学大寨遗址、涧水海草山等自然风光数不胜数,有“水墨普立、户外天堂”的美誉。这里神奇壮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户外露地观光电梯青云电梯、世界第一悬挑玻璃观景台520观景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在中...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 游曲靖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严格意义上说,尼珠河大峡谷仅仅是指可渡河下游木东河大桥至腊龙岔河这一段,长约20千米,距北盘江第一桥1千米许,随着革香河和可渡河交汇成北盘江。就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随着众多高科技人文景观的落地和旅游开发的深入,瞬间变得天下闻名。 尼珠河大峡谷...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这里水墨天成的千仞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佛光普照的千年菩提、星罗棋布的亿万奇石、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成为世人永恒的向往。 这就是尼珠河大峡谷,一个隐藏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尼珠河大峡谷,这颗隐藏在云南深山中的璀璨明珠,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了无数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的地。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还隐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冬季的到来...

尼珠河的历史 | 游曲靖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威北部的云贵两省的界河,原名“尼尔珠”河,彝语释意,尼为“牛”、尔为“大江”、珠为“有或在之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