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冷方升:从寒门学子到时代弄潮儿的传奇人生 │ 游曲靖
宣威冷方升:从寒门学子到时代弄潮儿的传奇人生
在云南宣威西边,有一个名为冷家冲的地方,山水环绕间,静谧而古朴。这里,便是冷方升的诞生之地。冷方升,原名冷肇明,字子贡,他的人生,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冷方升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对他设下了重重障碍。幼年时,父亲的离世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家庭原本的宁静。母亲无奈之下,带着年幼的冷方升改嫁给了樊家,他也因此曾一度随继父姓樊。在那个传统观念浓厚的时代,这样的家庭变故无疑让冷方升遭受了诸多异样的眼光。然而,这些外界的压力并没有压垮他,反而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渴望改变命运的种子。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冷方升,生活虽然艰苦,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却如同熊熊烈火,从未熄灭。在继父家,尽管条件有限,他却始终坚持刻苦学习。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举人樊振藻。樊振藻,这位被尊称为孝廉的举人,在冷方升的成长道路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看中了冷方升的聪慧与坚韧,悉心对他进行指点传授。在樊振藻的教导下,冷方升开始深入钻研《易经》。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山间的薄雾,冷方升便坐在窗前,手捧《易经》,逐字逐句地研读。遇到晦涩难懂之处,他便跑去请教樊振藻,一来二去,他对《易经》的理解日益深刻,文章风格也逐渐形成,昂扬爽朗又沉稳扎实,在当地的学子中崭露头角,成为众多读书人效仿的榜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冷方升踏上了科举之路。科举,在那个时代,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他先是考中了副榜,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冷方升并不满足于此。副榜,只是乡试中未正式录取但成绩尚好的备取生,虽不算举人,却有机会被选入国子监学习。冷方升深知,这只是迈向更高目标的第一步。他更加勤奋地学习,日夜苦读,寒来暑往,从未间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考中了举人。乡荐中举,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他正式踏入了仕途的门槛,也让他看到了改变家族命运的曙光。
公元20世纪初,光绪末年,冷方升凭借自身的才学通过考核被保举,分发到福建担任盐大使。盐务,在古代属于重要的财政领域,掌管地方盐务的盐大使一职虽不显赫,却关乎民生。初到福建的冷方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他不仅要熟悉当地复杂的盐务流程,还要应对官场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然而,他凭借着在科举之路积累的学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逐渐在福建站稳了脚跟。他深入了解盐场的生产情况,关心盐工的生活疾苦,积极整顿盐务秩序,打击私盐贩卖,使得当地的盐务管理逐渐走上正轨,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上级的认可。
但命运似乎总是喜欢给冷方升出难题。在福建任职期间,他也遭遇了许多挫折。当时的官场,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官员为了私利,试图干扰冷方升的工作。面对这些阻力,冷方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坚持原则,可能会得罪一些权贵,影响自己的仕途发展;妥协退让,则违背了自己的初心和为官之道。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冷方升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挣扎。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底线,与那些不正之风进行坚决的斗争。他的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让他的工作开展变得更加艰难,但却为他赢得了宝贵的声誉,也让他在困境中得到了成长。
时光流转,到了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冷方升的人生迎来了又一个重大的转折。他前往河南,进入了巡阅使吴佩孚的府中做幕僚,讲授经义学问。吴佩孚,那可是民国初年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将领,曾担任直鲁豫巡阅使,手握重兵,一度是北方最有实力的军事人物之一,在军阀混战的时代颇具影响力。能够进入吴佩孚的幕府,对于冷方升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吴佩孚府中,冷方升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学。他撰写了《诗经篇目歌》,将诗经的篇目以独特的歌谣形式展现出来,便于人们记忆和传颂。此外,他还创作了劝诫匪盗改邪归正的小说《女史节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正义的追求。在府中,他与众多文人雅士交流切磋,学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名声也逐渐在文人圈子中传播开来。
然而,作为吴佩孚的幕僚,冷方升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军阀混战时期,局势瞬息万变,各方势力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在吴佩孚的阵营中,冷方升时常需要为其出谋划策,应对各种政治和军事上的挑战。他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建议都可能对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思考问题时格外谨慎。在一些关键的决策时刻,冷方升凭借着自己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经义学问的深刻理解,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吴佩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不久后,冷方升受吴佩孚委派,以代表身份返回云南办事。这对他来说,既是一次回归故土的机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回到云南,他要面对家乡复杂的局势和各方势力的博弈。他一方面要完成吴佩孚交代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家乡的利益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沟通能力,与云南当地的各界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协商。他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努力在维护吴佩孚利益的同时,为家乡争取到了一些发展的机会。他的这些努力,虽然没有改变整个大时代的格局,但却在家乡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完成使命回河南一年后,冷方升却在吴佩孚的使署中去世了。他的离去,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虽然短暂,却留下了璀璨的光芒。他的一生,从贫寒的冷家冲走出,历经科举的磨砺、官场的沉浮、幕府的风云,最终在时代的浪潮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
回顾冷方升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始终在困境中坚守,在机遇中奋进。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多么卑微,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选择,就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冷方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奋斗,什么是担当。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那个时代无数寒门子弟为了改变命运而拼搏的缩影,激励着后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