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这样读书就够了》:职场人从“读不完”到“用得上”的拆书指南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6

《这样读书就够了:职场人从读不完用得上的拆书指南

上周三晚上十点,我对着电脑屏幕叹气——刚读完的《非暴力沟通》被合上书页时,脑子里只剩一句要倾听对方的感受,可转头和男友吵架时,还是脱口而出你能不能别这么矫情。手机弹出读书群消息:本月目标读完5本,你进度到哪了?我盯着书架上落灰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突然想起半年前买的《这样读书就够了》——那本被我塞在抽屉里、封面都卷边的职场救命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鸡汤”的职场阅读工具书

《这样读书就够了》由职场学习专家赵周所著,2012年初版,2020年增订后由中信出版社推出新版。它和市面上教你快速读完100本书”“一年读50本经典速读指南完全不同,更像一台知识转化机”——专门针对职场人读不完、记不住、用不上的痛点,用拆书方法论把书变成能直接装进工作、生活的工具包。书脊上那句读书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改变,成了我办公桌便签上的常驻句。

二、书籍内容:用“RIA便签法”把知识变成“职场武器”

书中最颠覆我认知的,是赵周提出的拆书核心工具——​​RIA便签法​​(Reading-Interpretation-Appropriation)。这不是什么玄乎的理论,而是一套能立刻上手的行为指南:

​​R(阅读原文)​​:不用通读全书,在书中找到触发你思考的段落(比如《非暴力沟通》里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I(引导促进)​​:用自己的话复述这段内容,写在便签上(比如今天同事迟到,我没说你又迟到,太不负责,而是说这周你有3天9点后才到,是遇到堵车了吗?’——这就是区分观察和评论);

​​A(拆为己用)​​:写下这段知识如何应用到自己的场景(比如明天晨会汇报,我要先说上周用户调研显示70%反馈功能卡顿,而不是直接提必须优化功能’”)。

作者用一个真实案例佐证:某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用RIA法拆解《用户体验要素》,把书中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的理论,直接对应到他们正在推进的新版本需求文档里,原本需要两周的方案,一周就通过了评审。这个案例像一根针,扎破了我读书要逐字读完的执念——原来我之前花3小时啃完的章节,可能只需要30分钟找到关键段落,用便签拆解就能内化。

书里还戳破了职场人常犯的知识囤积症:我们总把收藏书单”“买了课程学习,却忽略了知识只有被使用,才真正属于你。作者打了个比方:读书像点外卖,你下单买了满汉全席,却只吃了两口就放冰箱,最后全过期了——不如先点一碗热汤面,吃完再想下一顿吃什么。

三、写作特点:像同事聊天一样的“干货温度”

初读前两章时,我以为这是本严肃的学习方法论书,直到第三章读到作者的自白我当年做培训师时,总被学员问老师,这本书我读了,但怎么用在工作中?后来我发现,不是他们不用心,是我没教会他们的本事。这种把读者当同事语气,让整本书读起来像在听隔壁组的高手大姐分享经验。

更妙的是书中穿插的职场真实场景。有位销售主管写道:我用RIA法拆解《影响力》,把互惠原则用在客户跟进上——上次给客户送了份定制报告,他不仅签了合同,还主动介绍了两个新客户。这些带着咖啡味、打印机声的真实故事,比任何理论都更有说服力。

四、阅读体验:从“读书焦虑”到“知识变现”的爽感

合上书的那晚,我做了件大胆的事——把书架上那套《哈佛经典》收进了储物间,然后翻出抽屉里的《这样读书就够了》,用便签在扉页写:今天起,只拆有用的。

这本书最戳我的,是它承认我们不需要读完所有书,却温柔地说:你只需要拆出能解决问题的那1%。最近我试着实践RIA法:读《金字塔原理》时,拆出结论先行的原则,把它用在周报开头——“本周核心进展:完成A项目上线,用户留存率提升15%,以前被领导打回三次的周报,这次直接标了优秀;读《情绪急救》时,拆解拒绝麻木的方法,上周部门裁员传闻闹得人心惶惶,我用事实+感受+需求和同事沟通:我知道大家担心(事实),也有点不安(感受),要不我们一起整理下目前的项目优先级?(需求),原本剑拔弩张的会议室,居然聊出了合作方案。

一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的知识库存变了:以前聊天只会说我最近看了本书,现在能接上里面有个方法特别适合咱们现在的场景……”;以前做方案总抓不住重点,现在会下意识想部分内容能用RIA法拆吗?;甚至连和男友吵架都变聪明——昨天他说你又忘记倒垃圾,我没急着反驳,而是说:你是觉得我最近家务参与度不够,有点失望对吗?(观察+感受)要不我们定个轮流表?(需求)他愣了一下,居然笑着说:行,我今晚洗碗。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从职场小白到企业培训的“拆书现象”

作为职场学习领域的现象级书籍,《这样读书就够了》被多所高校MBA课程列为推荐读物,更被阿里、腾讯等企业的培训部门纳入职场软技能教材。豆瓣评分稳定在8.2分,有读者留言:这不是一本教怎么读的书,而是教怎么活’——读完它,我突然懂了为什么有人会说书不是用来摆的,是用来用的

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普通职场人中的涟漪效应。在小红书搜索关键词这样读书就够了,能看到五千多条真实分享:有刚入职的管培生说用拆书法整理导师的经验,三个月就转正了;有宝妈说边带娃边拆《正面管教》,现在和孩子的沟通顺畅多了;甚至有退休教师在评论区留言:以前总觉得老了不用读书,现在用拆书法读《老年心理指南》,居然学会了和子女有效吵架

六、属于我的阅读意义:它让我重新定义“有用”

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一把知识手术刀”——切断了为读书而读书的虚荣,也精准解剖了知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脉络。现在的我依然会读小说、散文,但不再执着于读完;我会为《人类简史》的宏大叙事惊叹,但更在意其中的社会协作理论能不能用在团队管理中

最近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看到史蒂芬·柯维写:重要之事决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突然觉得,拆书何尝不是一种要事第一的实践?那些被我们拆解的知识,最终都会变成我们的职场免疫力、我们的沟通工具箱、我们面对问题时的解题思路

最后想分享书中我最爱的一句话:真正的学习,是从你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开始的。在这个知识焦虑蔓延的时代,愿我们都能放下必须读完的执念,拿起一支便签、一本书——毕竟,知识最动人的地方,从来不是我收藏了,而是我用上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职场人从“读不完”到“用得上”的拆书指南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当木筏划破19世纪的谎言,少年在密西西比河上读懂自由的重量 | 爱阅读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当木筏划破19世纪的谎言,少年在密西西比河上读懂自由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84年创作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以南北战争前的密西西比河为背景,讲述白人少年哈克与黑人奴隶吉姆为逃避各自命运,乘坐木筏开启的逃亡之旅。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

《航空港》:在万米高空的方寸之间,读懂“连接”最温暖的模样 | 爱阅读

《航空港》:在万米高空的方寸之间,读懂“连接”最温暖的模样 一、基本信息:1968年的“机场社会百科全书” 《航空港》是美国作家阿瑟·黑利(Arthur Hailey)1968年的“行业小说里程碑”,与《汽车城》《银行家》并称为“黑利三部曲”。这部以全球航空业为背景的长篇巨著,聚焦一座虚构的“...

《黑骏马》:在马蹄铁下聆听生命的尊严 | 爱阅读

《黑骏马》:在马蹄铁下聆听生命的尊严 一、书籍基本信息:动物视角的"人类观察笔记" 《黑骏马》是英国作家安娜·塞维尔1877年出版的儿童小说,被视为"动物权利运动的圣经"。译林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铜版画将伦敦街头的马车、乡村牧场的草垛永久封存,让19世纪的马匹心声在Z...

《环绕世界八十天》:在时间的齿轮里,读懂“冒险”最本真的模样 | 爱阅读

《环绕世界八十天》:在时间的齿轮里,读懂“冒险”最本真的模样 一、基本信息:19世纪的“环球旅行预言书” 《环绕世界八十天》是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73年的“现象级经典”,与《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并称为“凡尔纳三部曲”。这部以19世纪蒸汽时代为背景的小说,讲...

《货币均衡论》:解码货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在通胀时代重审政策本质 | 爱阅读

《货币均衡论》:解码货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在通胀时代重审政策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动态视角重构货币认知的现代经典 1939年,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米尔达尔完成《货币均衡论》,系统提出“货币累积过程理论”,彻底颠覆传统货币数量论。这部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称为“宏观经济学革命性著作”的作品...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 爱阅读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基度山伯爵》,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背景,讲述水手邓蒂斯遭人诬陷入狱十四年,化身"基度山伯爵"完成惊天复仇的传奇故事。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柄"复仇的镐头",凿开了命运的铁壁——当世界把...

《汲冢纪年》:在竹简血火中解码被遮蔽的华夏权力游戏 | 爱阅读

《汲冢纪年》:在竹简血火中解码被遮蔽的华夏权力游戏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盗墓者点燃的史海灯塔 《汲冢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史官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于汲郡魏襄王墓中出土。盗墓者"不准"为照明焚烧竹简,却意外让这部沉睡五百年的史书重见天日。经荀勖、束皙等人整理,现存"古本"...

《最美不过诗经》:三千年的情话,藏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心动 | 爱阅读

《最美不过诗经》:三千年的情话,藏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心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呼吸的《诗经》译注本” 《最美不过诗经》是当代学者、《诗经》研究专家李山的新注本,201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不同于传统注疏的晦涩,这本书以“现代人的眼睛”重新审视《诗经》——保留原诗的韵律美感,用口语化的解读拆解...

《罪与罚》:在灵魂炼狱中寻找救赎的终极指南 | 爱阅读

《罪与罚》:在灵魂炼狱中寻找救赎的终极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封神”的罪与罚之书 186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导报》上连载《罪与罚》,这部以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为主角的小说,像一颗投入文学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坛上声名鹊起,更被...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当“欲望”与“幻相”在灵魂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痛苦”的真相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当“欲望”与“幻相”在灵魂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痛苦”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德国哲学的“意志启示录”,用500页写透“世界的本质是欲望的战场”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