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教育琐话》:在碎笔中照见教育的本真与希望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0

《教育琐话:在碎笔中照见教育的本真与希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深耕教育三十余年的观察者张克中执笔,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5年5月推出精装本,ISBN9787574309197。全书241页,以教师家长学生三维视角为轴,收录《何为教育》《教育何为》等长篇雄辩与琐事琐思断章体札记,形成大主题与小切口交织的叙事结构。其核心价值在于唤醒教育者对育人本质的回归——通过剖解教育行为、思想与细节,揭示教育不是知识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的永恒命题,尤其在AI冲击教育的当下,为教师、家长提供如何守住教育常识的实操指南。

二、内容亮点:碎笔中的教育显微镜

书中藏着诸多破界细节:在《穿行在校园里》中,张克中以桂花香隐喻教育温度,记录锡山高级中学110周年庆时,他默念学生名字的场景,印证教育是慢艺术的真谛;断章体琐事琐思篇,以守株待兔四字短句叩问教育惰性,以有些话不能推敲的哲思直指形式主义困局;更惊艳的是对AI时代教育的预言——他指出基础教育将因AI颠覆,呼吁教师从转向,培养能质疑机器的学生,如深圳零一学院X3聚变生态的实践已在书中找到理论呼应。这些细节如手术刀般精准,让教育焦虑”“内卷等痛点无所遁形。

三、写作特点:长句如剑,短句如刃

张克中的文字兼具思想家的深刻与诗人的灵动。长句如师要拥有专业知识、技能与伦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专业行为意识,绵密如机枪扫射,直击教育症结;短句则凝练如匕首,如守株待兔四字,道尽教育中的惰性思维。断章体写作更显独特——零散札记如散落的星子,虽无系统逻辑串联,却以及时性、情感性构建出诗性哲思,恰如帕斯卡尔《思想录》的现代版。这种复调书写让理论不显枯燥,反而充满心灵瑜伽般的治愈力。

四、阅读体验:在清醒与孤独中重获力量

读罢掩卷,最强烈的感受是真实”——张克中不避谈教育者的孤独,如他笔下荷戟独彷徨的鲁迅式清醒,让每个教育者看见自己的影子。书中金句如教育不应该让人痛苦,恰似一剂清醒药,让曾因分数至上而迷茫的我,突然懂得教育的理想境界,是让每个孩子成为健康、向上、理性、心态阳光的人。这种直抵本质的表达,让每个教育者都能找到共鸣。

五、评价与影响力:教育界的“清醒剂”

本书获曹文轩、李政涛等教育名家盛赞,被《中国教育报》列为年度教育观察力作。社会影响已超越学术圈:深圳零一学院将其纳入教师培训书单,南澳岛支教团队更以书中诗教理念重构课堂。更深远的是,它回应了AI时代教育何去何从的时代命题——当算法统治课堂,教育者更需要的温度与智慧。

六、个人意义:在碎笔中照见自我

这本书于我,是教育原乡的地图。读至教师专业发展不单是技能,更是理解力提升时,我仿佛看见自己初入教坛的迷茫——那时总在教技巧育人间挣扎,而书中’”的转向,让我明白教育是既要又要的平衡艺术。如今在团队管理中,我常默念教育是慢艺术,既保持专业度,又避免过度消耗。正如张克中所言:真正的教育革命,始于教育者目光的转变。

此刻合卷,窗外桂花香隐隐飘来。这本书像一盏灯,照亮了教育者的孤独,也点燃了希望——在AI时代,教育最珍贵的,永远是的温度与智慧。它不仅是一部教育手记,更是一部中国人的精神启示录”——在数智时代,教育创新不是选项,而是必由之路。

“《教育琐话》:在碎笔中照见教育的本真与希望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好兵帅克》:当傻瓜的枪口对准战争的荒诞心脏 | 爱阅读

《好兵帅克》:当傻瓜的枪口对准战争的荒诞心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捷克作家雅洛斯拉夫·哈谢克1923年创作的《好兵帅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傻瓜士兵"帅克用天真逻辑在奥匈帝国军营中制造连环荒诞的黑色喜剧。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柄"傻瓜的手术刀",剖开了战争的华丽外套——...

《红楼梦日历》:在时光褶皱里重读红楼 | 爱阅读

《红楼梦日历》:在时光褶皱里重读红楼 当一本日历能让你在撕页时心生不舍,它便早已超越了计时工具的意义。《红楼梦日历》便是这样一部奇书,以三百六十五页的篇幅,将大观园的四季流转、人情冷暖拆解成可触摸的日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部日历由中华书局出版,特邀红学专家团队编纂,每年更新一版却始终保持经...

《呼兰河传》:在萧红的东北小城里触摸时代的裂痕与温情 | 爱阅读

《呼兰河传》:在萧红的东北小城里触摸时代的裂痕与温情 一、书籍基本信息:民国文坛的"东北叙事明珠" 《呼兰河传》是民国女作家萧红于1940年创作的自传体小说,202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经典文学典藏"系列精装本。这部被鲁迅称为"北方人民的民间传说"的作品,以东北小城呼兰河为舞台,用孩童视角解...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 爱阅读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思想警钟” 《华氏451度》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反乌托邦经典,1953年出版后轰动全球,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被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超5000万册。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2019...

《黄金罗盘》:在尘埃与自由间,触摸人性的觉醒之光 | 爱阅读

《黄金罗盘》:在尘埃与自由间,触摸人性的觉醒之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菲利普·普尔曼的奇幻史诗《黄金罗盘》(1995)是《黑暗物质》三部曲的开篇,以少女莱拉的冒险为线索,揭露“尘埃”背后的权力阴谋。作品获“英国卡内基奖”“卫报儿童小说奖”,被《时代周刊》评为“21世纪最具想...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 爱阅读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上周三下午,我在公司茶水间抱怨“家里书架乱得像被台风扫过”,邻座的退休老教师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旧书:“你该读读这个——《混乱的图书馆》。我家楼下那家社区图书馆,比书里写的还乱,但比任何地方都温暖。”我接过书翻了两页,立刻被第一行字击中:...

《基督教并不神秘》:在理性的祭坛上执火把的托兰德,用逻辑拆解信仰的迷雾 | 爱阅读

《基督教并不神秘》:在理性的祭坛上执火把的托兰德,用逻辑拆解信仰的迷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督教并不神秘》是爱尔兰哲学家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于1696年出版的宗教哲学著作,中译本以陈启伟2008年译本(商务印书馆)最为经典,2024年新版加入周伟驰导读,豆瓣评分8...

《激荡三十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触摸中国企业的成长基因 | 爱阅读

《激荡三十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触摸中国企业的成长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吴晓波2008年出版的《激荡三十年》,以1978-2008年中国企业史为轴,通过年广久卖瓜子、海尔张瑞敏砸冰箱等百余个经典案例,系统解构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的商业变革。作品获“新浪年度十大...

《最后一课》:在粉笔灰与字帖间,触摸一个民族的灵魂觉醒 | 爱阅读

《最后一课》:在粉笔灰与字帖间,触摸一个民族的灵魂觉醒 一、书籍基本信息:普法战争中的"文化绝唱"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于1873年创作的短篇小说,202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世界短篇小说经典"系列新版。这部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作品,通过阿尔萨斯乡村学校最后一堂法语课...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在历史褶皱里触摸国家转型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在历史褶皱里触摸国家转型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根本性议程"重构的现代国家成长史 孔飞力所著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自2013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后,已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标杆之作。这部12万字的学术著作由作者1994年在法兰西学院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