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寻找母语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以童心为舟,驶向母语的美学之海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0

《寻找母语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以童心为舟,驶向母语的美学之海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历史学者、教育实践者傅国涌执笔,山西人民出版社2025年4月出版(ISBN9787203137849),系作者与世界对话教育实验的十年结晶。全书以破界为核,揭示母语教育的本质——不是填鸭式灌输,而是以童心为舟,在自然与人文的浩瀚之海中打捞美的碎片。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困于模板化写作”“AI代笔困境的师生提供另一种可能:通过与花草对话”“与星辰对话”“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实践,让母语回归爱与美育的本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母语的浸润中成为文明的孩子

二、内容亮点:一场唤醒五感的“教育探险”

书中藏着诸多破界细节:在与世界对话课程中,傅国涌带领学生走进西湖边的百年古樟树下,用树皮如皱纹的比喻开启对时间的感知;在少年双城记实践里,孩子们用母语记录上海弄堂的烟火气与苏州园林的诗意,让城市记忆在文字中复活。更颠覆传统的是反工业化教学设计——拒绝知识点清单,转而通过观察一片落叶”“记录一次晨雾等微小切口,培养看见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这些细节如手术刀般精准剖开应试教育的症结,让教育即生长的理念不再抽象。

三、写作特点:学者严谨与诗人灵动的双螺旋

傅国涌的笔触兼具历史学者的深刻与诗人的浪漫。他用语是文明的基因比喻母语的重要性,以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鼓励童真表达;在批判AI代笔现象时,采用技术是刀,执刀之手决定裁出春风还是荆棘的辩证框架,既保持学术严谨性,又赋予文字画面感。全书结构分寻找好的教育”“与世界对话的支点”“教育在变化中寻找确定三辑,逻辑严密如学术论证,语言却如散文般流畅,如教育不是雕刻大理石,而是让种子自己长成大树

四、阅读体验:一场与童年的重逢

初读时,你会被书中与蚂蚁对话的案例击中——孩子们蹲在花坛边观察蚂蚁搬家,用母语记录它们像在搬运整个夏天;读至反模板写作章节,又会因拒绝套作的理念拍案叫绝。书中金句频出,如没有美的教育,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直击教育本质。而作者自述50岁后深耕母语教育的真诚,更让读者感受到教育是终身事业的力量——正如他在书中所言: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灵魂找到自己的语言。

五、评价与影响力:教育界的“美学启蒙录”

本书自出版以来引发学界热议,被《中国教师报》盛赞为母语教育的破界之作,《教育家》评价其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范式。社会影响层面,其与世界对话课程已被多地学校纳入校本课程,如杭州某小学的自然笔记实践,让学生通过母语记录校园生态,使写作兴趣显著提升。更深远的是,它回应了AI时代如何守护母语本质的时代命题——当算法统治写作,母语教育如何回归的温度?傅国涌用以童心为舟的答案,为教育者指明了方向。

六、个人意义与社会热点:在数字洪流中守护母语的温度

作为曾被模板化作文困扰的教师,读此书时多次眼眶发热。那些被标准答案束缚的童年,在书中找到科学解答——母语教育不是培养考试机器,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用母语表达我看见春天从窗前走过。更令我心动的是,书中对短视频时代母语困境的深刻洞察——当孩子沉迷于60秒短视频的碎片化表达时,母语教育如何重建深度思考能力?这种洞察与当前屏幕育儿”“AI代笔的社会热点高度契合,使本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七、金句分享:直抵人心的教育箴言

教育不是雕刻大理石,而是让种子自己长成大树。

母语是文明的基因,只有用爱与美浇灌,才能开出思想的花。

此刻合卷,窗外蝉鸣与书香交织。这本书像一盏灯,照亮了母语教育在数字时代的突围之路——它不是对抗技术,而是让技术成为辅助者,让母语回归的本质。正如书中所言:真正的教育革命,始于对美的虔诚守护。在AI时代,这束光不仅照亮孩子,也照亮每个渴望被看见的灵魂。

“《寻找母语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以童心为舟,驶向母语的美学之海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鬼笑石》:当生死边界长出野樱花,恐惧原来可以这么软 | 爱阅读

《鬼笑石》:当生死边界长出野樱花,恐惧原来可以这么软 最近总有人问我:“你最近在看什么书?推荐吗?”我总会晃了晃手里这本墨绿色封面的《鬼笑石》,半开玩笑:“别被‘鬼’字吓退,这哪是恐怖故事?分明是一群‘不太会投胎’的可爱鬼,和几个笨拙的活人,共同上演的治愈系生活剧。”合上书页那晚,我盯着阳台外...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性”解构时代的黑色幽默史诗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于1994年的中篇小说,收录于“时代三部曲”之一,中文版由花城出版社首次出版。全书以文革时期的云南农场为背景,通过“流氓”王二与“破鞋”陈清扬的荒诞故事,拆解了时代...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 爱阅读

《基度山伯爵》:当复仇的宝藏凿穿命运的牢笼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基度山伯爵》,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背景,讲述水手邓蒂斯遭人诬陷入狱十四年,化身"基度山伯爵"完成惊天复仇的传奇故事。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柄"复仇的镐头",凿开了命运的铁壁——当世界把...

《吉檀迦利》:在灯芯与星光的对话中,触摸永恒的神性褶皱 | 爱阅读

《吉檀迦利》:在灯芯与星光的对话中,触摸永恒的神性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东方哲思的“诺奖诗典” 泰戈尔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成为首位亚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部由103首散文诗组成的“献给神的诗”,以“采果人”“旅人”等意象为载体,构建起对生命、自然与神性的终极叩问。诗集融合印度《奥义书》...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 爱阅读

《极简央行课》:拆解货币“魔法师”的秘密武器库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卧底”美联储的实战手册 《极简央行课》由前纽约联储公开市场交易室高级交易员王造撰写,2023年由格致出版社推出。作者拥有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背景,现任MonetaryMacro公司首席投资官,曾在美...

《寄簃文存》:一座连接“传统法脉”与“现代法治”的“思想灯塔” | 爱阅读

《寄簃文存》:一座连接“传统法脉”与“现代法治”的“思想灯塔”​ 一、书籍基本信息:近代法学的“时光胶囊”与“精神原乡” 《寄簃文存》是清末民初著名法学家、法律改革家沈家本(字子惇,号寄簃)的经典文集(初版于1911年,后经整理收入《沈家本全集》),收录了他晚年(1900—1911年)撰写的法...

《走到人生边上》:一场“与生命对话”的温柔旅程,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 | 爱阅读

《走到人生边上》:一场“与生命对话”的温柔旅程,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 一、书籍基本信息:杨绛先生的“生命备忘录”,写给所有“走在人生边上”的人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96岁高龄时创作的散文集(2007年出版),收录了她对生命、死亡、命运、亲情的终极思考。全书约15万字,没有宏大的...

《醉眼看金庸》:以醉眼观江湖,以真性情解武侠密码 | 爱阅读

《醉眼看金庸》:以醉眼观江湖,以真性情解武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非典型”的金庸研究指南 《醉眼看金庸》是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庸研究重磅炸弹”,作者孔庆东(北大醉侠)与蒋泥联手,用329页的篇幅,将金庸15部武侠小说的“灵魂切片”摆上学术解剖台。它既不是传统文学评...

《中国伊朗编》:在丝绸之路上解码千年文明对话的基因图谱 | 爱阅读

《中国伊朗编》:在丝绸之路上解码千年文明对话的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遗忘的文明对话考古报告 作为20世纪东方学研究的里程碑著作,劳伦斯·宾福德的《中国伊朗编》以1930年代哈佛燕京学社的学术报告为底本,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部两卷本巨著通过波斯古经《阿维斯塔》与汉文典...

《中世纪之秋》:在衰败的裂痕中窥见文明转型的曙光 | 爱阅读

《中世纪之秋》:在衰败的裂痕中窥见文明转型的曙光 一、基本信息:一部颠覆"黑暗时代"认知的经典 《中世纪之秋》是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欧洲文化史研究专著,1924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首次引进中文版,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全本足译版。全书共26章,以14、15世纪法兰西和尼德兰地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