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心理老师的解忧杂货铺:中小学心理工作119问》:一本让心理老师从容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实战指南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9

《心理老师的解忧杂货铺:中小学心理工作119问》:一本让心理老师从容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实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心理老师的“百宝箱”

本书由高级教师王雅、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心理教研员鲁洁联袂撰写,2024年9月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5983619),平装本如一本心理急救手册。全书聚焦中小学心理老师日常工作场景,从职业规划、心理辅导、危机干预到团体活动设计,覆盖119个真实痛点问题,堪称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工具箱

二、内容亮点——比“心灵鸡汤”更扎实的“心理处方”

案例鲜活如身边故事:书中有因考试焦虑失眠的学霸、转校后难以融入集体的小透明、青春期陷入暗恋烦恼的少年等60余个案例,每个都像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场景。例如转校生的孤独日记一节,通过细节描写让学生社交恐惧跃然纸上,远比空泛的重视心理问题更有画面感。

方法实操如游戏攻略:针对每个案例,作者给出三步走解决方案——先共情理解(如用我信息代替指责),再专业干预(如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最后家校联动。书中积极暂停技巧更像情绪降温器,教家长在冲突时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比单纯说教更有效。

热点贴合如及时雨:书中校园霸凌应对指南”“抑郁焦虑识别手册等章节,与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热点深度绑定。例如自毁行为预警信号直接关联近年频发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提供可复制的干预模板。

三、写作特点——像朋友聊天般的“心理对话”

全书语言温暖如春风,没有生硬的专业术语堆砌。章节采用问题-案例-分析-方法的叙事结构,如职业伦理篇用心理老师的边界在哪里设问,再通过保密原则例外情形案例展开,逻辑清晰如剥洋葱。最妙的是金句频出,如沟通不是指责,而是理解;不是灌输,而是倾听,让读者直接触摸到心理学魅力。

四、阅读体验——像拆开“心理盲盒”般惊喜

翻书如与资深心理老师围坐茶叙,每个案例都藏着原来如此的顿悟。例如如何应对学生拒绝沟通一节,通过每天真诚赞赏一个细节的微小互动重建信任,比强行说教更易接受。书中还配有互动小游戏和心理测评工具,读起来像拆盲盒般充满期待,完全打破传统工具书的枯燥感。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被专家“盖章认证”的“心理宝典”

本书获南国书香节心理专家安夏、宋洁莲联名推荐,被列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书单必读。广东科技出版社副总编辑颜展敏评价:它架起孩子与帮助者之间的知识桥梁,让专业心理智慧惠及万千家庭。在校园心理活动现场,许多心理老师反馈:书中的方法直接能用到辅导中,像情绪火山具象化表达,让学生愿意开口了。

六、个人意义——我的“心理工作救命稻草”

作为班主任,我曾因学生突然拒绝沟通焦虑不已。书中从微小积极互动开始的策略,让我尝试每天记录学生一个小优点,三周后竟化解了孩子的对抗情绪。合上书页时,那种原来心理问题可以这样解决的释然感,比任何赞美都真实动人。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一盏心理明灯”——它不承诺解决所有问题,但会让你在面对学生心理困扰时,多一份从容,少一份慌乱。正如封底那句让每个孩子被理解、被陪伴,它用119个问题的答案,守护着校园里最珍贵的心灵阳光

“《心理老师的解忧杂货铺:中小学心理工作119问》:一本让心理老师从容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实战指南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红字》:一枚刺在灵魂上的勋章,照见人性最隐秘的光 | 爱阅读

《红字》:一枚刺在灵魂上的勋章,照见人性最隐秘的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清教时代的“人性解剖刀”,美国文学的精神原点 《红字》是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于185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17世纪波士顿清教社区为背景,围绕年轻母亲海丝特·白兰因“通奸罪”被判处佩戴红色字母“A”(A...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 爱阅读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思想警钟” 《华氏451度》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反乌托邦经典,1953年出版后轰动全球,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被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超5000万册。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2019...

《灰塔笔记》:当记忆爬上灰塔,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遗忘诗” | 爱阅读

《灰塔笔记》:当记忆爬上灰塔,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遗忘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记忆迷宫的“时光标本”,2024年现象级心理悬疑神作 《灰塔笔记》是90后作家“时叙”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中信出版社“时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感——浅灰色水泥墙面爬满常春藤(叶片间夹着半张泛黄的便签)...

《活着就是恶心》:当“荒诞”成为生活的底色,我终于读懂了“活着”的温度 | 爱阅读

《活着就是恶心》:当“荒诞”成为生活的底色,我终于读懂了“活着”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心灵鸡汤”的存在主义手记 《活着就是恶心》是90后作家“阿糟”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存在主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冲击力——米白底色上印着半块发霉的面包,面包缝隙里钻出一株蔫...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撕开“天才”标签,让你看见疯狂与赤诚的灵魂自白 | 爱阅读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撕开“天才”标签,让你看见疯狂与赤诚的灵魂自白 第一次翻开《活着就为改变世界》时,我盯着封面上那张标志性的乔布斯侧影——凌乱的头发、深邃的眼神,像一把未入鞘的剑。这本由杰弗里·扬与威廉·西蒙合著的传记,不是后来那本更知名的“官方授权传记”,而是乔布斯在1980年代亲自...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世纪的“爽文鼻祖”与人性教科书 1844年,法国作家大仲马在《辩论报》上开启了一场持续两年的连载狂欢——这部名为《基督山伯爵》的百万字巨著,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历史幕布,讲述了一个水手从“天之骄子”沦为“政治囚徒”,再...

《罪恶之家》:在客厅的吊灯下,撕开“体面”的面具 | 爱阅读

《罪恶之家》:在客厅的吊灯下,撕开“体面”的面具 一、基本信息:现代戏剧的“社会手术刀” 《罪恶之家》(A Doll's House)是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79年的“现实主义戏剧巅峰”,与《玩偶之家》《群鬼》并称为“易卜生社会问题三部曲”。这部以19世纪挪威...

《中国哲学简史》:在历史长河与思想星空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智慧脉络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在历史长河与思想星空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智慧脉络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冯友兰1948年创作的《中国哲学简史》,以38章的篇幅梳理从先秦到现代的哲学发展,提出“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的核心观点。作品被李泽厚称为“现代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入选“20世纪中文图...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用“手术刀”解剖传统思想的现代启示录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用“手术刀”解剖传统思想的现代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现代中国哲学的“破冰之作” 1919年,当北洋政府还在“尊孔复古”的泥潭里挣扎时,胡适以一本《中国哲学史大纲》劈开了传统经学的“铁幕”。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用“科学方法”与“问题意识”双重武器,将中国哲学史从“圣...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在礼教与欲望的夹缝中,解码晚清社会的“隐秘规则” | 爱阅读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在礼教与欲望的夹缝中,解码晚清社会的“隐秘规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是历史学家苏珊·布朗米勒(Susan Brownmiller)2023年推出的跨学科力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引进中文版。这本书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晚...